English

驼走大漠 绿染高原

——来自甘肃邮政普遍服务的报道
2000-11-09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邵文杰 我有话说

普遍服务,是指每一个公民在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到的邮政通信服务。日前,记者深入到甘肃高原、山区、沙漠、戈壁里的邮局采访,所到之处,总是被甘肃邮政为承担普遍服务所做出的奉献和牺牲深深感动。

邮政条件艰苦异常

甘肃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十分恶劣,高原、山区、沙漠、戈壁占全省总面积的70%。在甘肃1278处邮政局所中,农村支局所有985处,占局所总数的77%,其收入占全省邮政总收入的7.82%,总支出却占到了27.5%。

甘南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,高寒缺氧,牧民无固定居所,很多地方不通电话,邮政是当地群众与外界沟通的主要通信手段。全州有邮路32条,单程长度达1503公里,农村投递线路79条,单程长度达2279公里。其中步班有17条670公里,马班4条258公里。全州50个邮政支局所中,设在农村的就占了40处。

甘南州玛曲县秀玛邮电所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高寒阴湿地带,牛粪是这里取暖、做饭的主要燃料。职工们顶风冒雪、翻山越岭,一年到头,才实现收入10多元,还不够买牛粪的!

马鬃山邮政支局地处巴丹尔吉林沙漠,主要为马鬃山边防驻军服务,邮路单程288公里,需要2辆吉普车保证通邮,由于路况很差,不到两年时间已跑坏了4辆吉普车,一年支出达到20多万元,而业务收入只有6900元。临夏黄泥湾邮电所承担3个乡2.8万人的通邮工作,月人均营业收入仅69元,而成本费用高达1675元。

靠的是一种精神

在甘肃自东迤逦而行,看不完寸草不生的绵延土丘,听不尽负重牦牛粗重的喘息。车行二三百公里见不到一棵树和一个行人,就在这片连骆驼也渐渐湮灭的土地上,邮政职工却顽强地生存着,将绿色的希望遍地播种,谱写了一曲曲奋进之歌。

陇南山区有一条普通的乡邮路,长126公里,出班一趟要翻16座大山,跨16条深谷,穿越12处密林,趟过26条河,时时出没的猛禽野兽对乡邮员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。

马鬃山邮电支局设立30年以来,一直靠骆驼传递邮件,每班分两路投递,邮路分别为160和180公里,其中两匹骆驼驮乡邮员的生活用品和骆驼饲料,行程为10天左右。有时仅仅为一封信、一份报刊或一件包裹,乡邮员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上要辗转半个月。由于长期在人迹罕至的地区跋涉,有的乡邮员丧失了语言功能,有的患了严重的风湿、哮喘和消化系统疾病。

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,甘肃邮政职工发扬“掉皮掉肉不掉队,流血流汗不流泪”的创业精神,把中国邮政绿色的深情洒向每一处有人的地方。陇南隆兴邮电所乡邮员秦德新走上乡邮路20年来,凭着一双脚不断地延长邮路,增加投递点,使多年不通邮的穷乡僻壤通了邮,但他每班都要多走60多里山路。他曾带上一封普通的信件,历时20多天,走访了39个山村,终于在偏僻的坟坪村找到了收件人。

面对邮政独立运营以来的诸多困难,甘肃邮政部门内强素质,外树形象,在业务发展上坚持区分层次、因地制宜、突出重点和增收节支并重的发展思路,将全省的市场分为三个层次,将业务分为三类,根据不同的层次和业务实行不同的经营方式。在保证普遍服务和全网畅通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,今年上半年信函类业务创造了全国增幅第一的佳绩。对储蓄、报刊、直递、特快等竞争性业务,他们按商业化经营的模式运作,发动职工上门揽收,职工收入与效益挂钩。各单位还普遍采取了计件工资制、网点承包、业务发展积分考核等激励措施。1999年,全省邮政收支差额累计完成1.44亿元,比上年同期减亏3254万元,使多年来艰难行进的甘肃邮政出现了发展的生机。

众人划桨好行船

甘肃邮政搞好普遍服务与扭亏的矛盾十分突出。一方面,要搞好普遍服务,势必要增加成本支出。尽管许多局所和邮路收不抵支、亏损严重,但为了履行普遍服务的义务,还是不能按企业经营的需要随意撤并。另一方面,邮政作为企业又必须讲求经济效益,要进行投入产出的核算。

甘肃省邮政基础设施较差,难以适应社会需求,建设和运营资金短缺成为制约邮政普遍服务和扭亏的瓶颈。邮电分营后,全省70多个地县局新建生产场地加上配套设施和搬迁费用,约需资金7亿元,目前有来源的2.6亿元资金尚未完全到位,资金缺口达4.4亿元。此外,全国邮政统一进行的综合计算机网、绿卡网、二级邮区中心局等全网性重大建设项目,都集中在这两年建设,而甘肃省邮政每年建设资金来源只有5000万元左右。

众人划桨好行船,解决甘肃邮政存在的种种困难,需要国家及有关部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。有关专家建议,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,可以建立专项资金补贴西部省份邮政的政策性亏损,采取扶持措施帮助邮政部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,以更好地履行普遍服务的义务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